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要闻

正风反腐在身边丨绥阳:异常的记账单

信息来源: 遵义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 2025年06月19日

分享:

现在院里的每一开支都公示出来,钱用到哪里我们都清楚明白......近日,绥阳县纪检监察干部到郑场镇农村敬老院开展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问题整改“回头看”王大爷满意地说道。

此前,绥阳县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养老服务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紧盯农村养老机构救助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的虚报冒领、套取骗取等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该县郑场镇纪委到镇敬老院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该敬老院负责人黄某某存在涉嫌挪用公款的问题。

“这笔账目显示敬老院的余额还有5万多元,但是财政专户上却没有这笔钱,这笔钱去哪里了?”带着疑问,检查组对该笔资金的去向进行了“摸排”,在调取县民政局、镇社会事务办、镇财政所近几年的账目后,均未发现该笔资金的去向。

“是财务人员忘记入账了,还是有其他原因?”经过研判,检查组决定对该敬老院近几年的所有账目进行深入排查。

“你们敬老院的日常收支是怎样管理的,是否走财政专户,是否定期公开公示?”检查组找到该敬老院负责人黄某某了解具体情况。

“我们敬老院的每一笔收支都是由财政专户定期支取,并公开公示……”面对检查组的询问,黄某某信誓旦旦地说道。

“财政专户上的每一笔资金收支都有留痕,为什么这5万多元找不到记录?”检查组带着在镇财政所调取的敬老院收支记录问道。

“时间比较久远了,我有点记不清了……”黄某某言辞闪烁。

20187月,敬老院本余额显示还5万多元,为什么没有按规定存入镇财政专户?这笔钱去哪里了?”检查组继续追问。

“这个……5万多元没有入账……”面对确凿“证据”,黄某某道出了事情原委。

原来,20183月之前,敬老院一直未在镇财政所开设财政专户,前期结余和上级拨付的各类补助资金等均由黄某某取现后自行支付和记账,直至当年8月,敬老院在镇财政所开设的专户正式启用后,黄某某并没有按规定将敬老院结余的5万多元全部存入专户,而是心存侥幸,将这笔资金收入个人囊中。

最终,黄某某受到严肃处理,并将涉案资金全部退缴。同时,对该镇社事办相关工作人员审核把关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进行追责问责。

针对该案暴露出的问题,绥阳县纪委监委举一反三对全县范围内的养老机构、康养中心等全方位开展排查整治,“室组地”联动,抽调13名业务骨干组建3个专项监督检查组,深入县乡两级民政部门及各养老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发现突出问题25个,转问题线索10件,立案99人,党纪政务处分8人,解除劳动关系1人。

针对集中整治发现的突出问题和查办的典型案件,以及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漏洞,县纪委监委向县民政局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职能部门新建《绥阳县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等管理配套机制17项,推动乡镇敬老院管理更加规范。(绥阳县纪委监委)